除氧器改造為了保證除氧器能夠連續運轉,消除安全隱患,有必要保證軟水和蒸汽進入除氧器暢通無堵塞,蒸汽和軟水接觸時刻充沛。撤除原有的噴霧除氧噴頭和碎鐵屑過濾設備。根據高效管殼式換熱器除氧器除氧能力規劃旋流設備,裝置若干塊螺旋上升的旋流板,旋流板裝置角度與水平面成必定角度。蒸汽冷凝水和軟水箱來的水從不同接口進入除氧頭,經過管殼式換熱器管道向(xiang)下流出,經(jing)過旋流板的(de)效(xiao)果向(xiang)下旋轉;從除氧頭底部來的(de)蒸汽經(jing)過旋流板的(de)效(xiao)果,不斷向(xiang)上旋轉。
(2)平板式換熱器由一些形狀的波紋薄板和密封墊片交互疊合,并用框架夾緊組裝而成。冷、熱流體分別在波紋板兩側的流道中流過,經板片進行換熱。波紋板通常由厚度為0.5~3mm的不銹鋼、鋁、鈦、鉬等薄板沖制而成。平板式換熱器的優點是傳熱系數高(約比管殼式高效管殼式換熱器高2~4倍),容易拆洗,并可增減板片以調整傳熱面積。操作壓力通常不超過2MPa,操作溫度不大于250℃。 (3)管殼式換熱器設備由封(feng)閉(bi)在帶有(you)冷、熱(re)(re)流體(ti)進出口的(de)集(ji)流箱中的(de)換(huan)熱(re)(re)板(ban)束構成。板(ban)束由平板(ban)和波紋翅片(pian)交互(hu)疊(die)合,釬焊固定(ding)而成。冷、熱(re)(re)流體(ti)流經(jing)平板(ban)兩側換(huan)熱(re)(re),翅片(pian)增(zeng)加了(le)傳熱(re)(re)面積,又增(zeng)加了(le)流體(ti)的(de)湍動,并對(dui)設備(bei)有(you)增(zeng)強作(zuo)用。
內置式除氧器與火電站的鍋爐相配套使用的除氧器,特別涉及一種內置式除氧器。目前使用的除氧器均包括一除氧裝置和一給水箱,管殼式換熱器設備裝置安裝在給水箱的頂部,兩者連接處的給水箱頂壁須開設直徑很大的孔(φ1000-φ2000毫米),而除氧裝置的重量通常有5-20噸,因而造成兩者連接處的局部應力很大,一般應力集中系數為3.5-6.0,在這種部位經常會出現裂縫,造成人身傷亡和財產損失,嚴重影響安全運行;另外,高效管殼式換熱器裝置本身比較高(1.5-4米),將其安(an)裝在給水箱的頂部,勢必(bi)增加廠房高度(du),進而增加工程股資。
棉紡織的整個高效管殼式換熱器生產過程中都有產生粉塵的可能,開棉、混棉、清棉過程中產生粉塵多,長期吸入棉、麻等粉塵可引發氣道阻塞性疾病,患者有胸部緊縮感、氣短,并有急性肺功能障礙。預防時,對混棉機、清棉機的粉塵采取密閉、通風、除塵的措施,治理效果很好;梳棉、并條設吸塵裝置,可使粉塵強度大大減少;此外,工作場所要注意采用管殼式換熱器設備濕式清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