流體每通過管束一次稱為一個管程;每通過殼體一次稱為一個殼程。圖示為zui簡單的單殼程單管程板式換熱器機組,簡稱為1-1型換熱器。為提高管內流體速度,可在兩端管箱內設置隔板,將全部管子均分成若干組。這樣流體每次只通過部分管子,因而在管束中往返多次,這稱為多管程。同樣,為提高板式換熱器機組設備管外流速,也可在殼(ke)體內安(an)裝縱向擋板,迫使流體多(duo)次(ci)通過殼(ke)體空間,稱為(wei)多(duo)殼(ke)程。多(duo)管程與多(duo)殼(ke)程可配合應用。
高效板式換熱器機組如果出現堵塞和結構的情況,會使傳熱設備的傳熱系數降低,嚴重時還會失去換熱效果。針對此問題,小編對它們做出了簡單說明,并給出相應的解決方法:板式換熱器的流道間隙較小(2.5~6mm),直徑大于1.5~3mm的顆粒雜物容易阻塞板片通道,使板式換熱器機組設備的(de)壓力降急劇惡化,導(dao)致設備因堵塞而失(shi)效。根據需要可在介質入口處設置粗(cu)過濾或(huo)反沖洗裝置,能防(fang)止設備的(de)堵塞。結垢會堵塞板(ban)片通道。流體力學(xue)觀點認為。
內置式除氧器與火電站的鍋爐相配套使用的除氧器,特別涉及一種內置式除氧器。目前使用的除氧器均包括一除氧裝置和一給水箱,板式換熱器機組設備裝置安裝在給水箱的頂部,兩者連接處的給水箱頂壁須開設直徑很大的孔(φ1000-φ2000毫米),而除氧裝置的重量通常有5-20噸,因而造成兩者連接處的局部應力很大,一般應力集中系數為3.5-6.0,在這種部位經常會出現裂縫,造成人身傷亡和財產損失,嚴重影響安全運行;另外,高效板式換熱器機組裝置本身比較高(gao)(1.5-4米),將(jiang)其安裝在(zai)給水箱的頂部(bu),勢必增(zeng)加廠房高(gao)度,進而增(zeng)加工程股(gu)資。
在初級除氧階段,凝結水經過高壓噴嘴構成發散的錐形水膜向下進入初級除氧區,水膜在這個區域內與上行的過熱蒸汽充沛觸摸,迅速將水加熱到除氧器高效板式換熱器機組壓力下的飽和溫度,大部分氧氣從水中析出,在每個噴嘴的周圍設有四個排氣口,以及時排出析出的氧氣,經過初步除氧的水落入水空間流向出水口;加熱蒸汽經過排管從水下送入,與水混合加熱,同時對板式換熱器機組設備水(shui)流進行擾動,并將(jiang)水(shui)中的(de)溶解氧(yang)及其它不凝結氣體從水(shui)中帶出(chu)水(shui)面,達(da)到對凝結水(shui)進行深度(du)除氧(yang)的(de)意(yi)圖(tu)。
在設晉城高效之前,我們首先要給定熱流體的換熱溫差,即入口多少度,經過換熱后要求冷卻到多少度(反之亦然)。而換熱冷媒的溫差主要看樓主所選的制冷機組,一般我們現在用的制冷機組為模塊式制冷機組,出水溫度為低6℃,回水溫度視換熱量而定,高不會超過12℃。通過熱流體的溫差,質量流量以及定壓比熱可以計算出熱流體的總換熱量即:Q=Cp*qm*△t,用這個換熱量通過反推來求得冷流體的出口溫度,具體過程比較繁瑣,樓主可以參考傳熱學,或者板式換熱器機組設備設計手冊。